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jīng)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對于吃貨來說,火鍋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了,一眾好友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一邊吃一邊聊天,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增進朋友間的感情,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但近年許多研究表明,吃火鍋存在不少健康隱患。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在享口福的同時又不上火呢?一起來了解。
一、吃火鍋的健康隱患
1. 灼傷口腔黏膜
吃火鍋素來有“一熱當三鮮”的說法,人們習慣將食物從火鍋中撈上來之后趁熱吃。而實際上,人體的口腔黏膜并不能受到太高溫度的刺激,有研究表明,超過50度的食物會對口腔黏膜造成一定損傷。
2. 長時間煮會產(chǎn)生有害物質
平時吃一次火鍋少則幾十分鐘,多則幾個小時,但火鍋煮得太久,食物中的嘌呤物質就會溶解在湯中,吃太多容易引發(fā)痛風,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的癥狀。另外,因為火鍋中會放入不同的食材,煮久了火鍋湯中各種食材的成分可能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3. 火鍋湯底不安全
自家吃火鍋一般會熬點排骨湯或雞湯,而外出吃火鍋就不太安全了。每年都有新聞曝光,有些不良商家會使用對人體不利的化學添加劑來增加湯底的鮮味或辣味,甚至有人為了營業(yè)額在火鍋湯底中加入罌粟殼,可能會致人上癮。
從中醫(yī)上來說,上火就是內(nèi)生燥熱,使得人體出現(xiàn)各種“燥”的表現(xiàn)。如果你在火鍋的食物搭配上下些功夫,就可以盡量減少這些癥狀的產(chǎn)生。多搭配青菜、豆腐,適當選擇飲料;別貪圖麻、辣、燙,寧愿舍棄一時的口感痛快,也最好不食或少食辛辣;節(jié)制偏熱的食物,就不會那么容易上火了。
二、四招享口福不上火
妙招1:吃清火滋陰食物
麻辣火鍋讓人又愛又恨,為避免引火上身,在吃紅湯底火鍋的時候,要注意平衡,可以多吃一些清火滋陰的食物。
*青菜:火鍋作料不僅有肉、魚、丸子及動物內(nèi)臟等食物,還必須搭配大量的綠葉蔬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和纖維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食解膩,還有降火解毒的作用。
*豆腐:吃完羊肉、牛肉,可以在火鍋里下一些豆腐,因為豆腐是含有石膏的一種豆制品,在火鍋內(nèi)適當放入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的攝入,還可發(fā)揮石膏的清熱消火、除煩止渴的作用,減少上火癥狀。
*蓮子:蓮子不僅富含多種營養(yǎng)素,還是人體調補的良藥。火鍋內(nèi)適當加入蓮子,葷素結合有助于均衡營養(yǎng)。既能滋補強身,又可清心、瀉火。
妙招2:不圖熱辣
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而火鍋濃湯溫度可高達120℃,食物燙熟即吃,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引起或誘發(fā)各種消化器官炎癥和潰瘍。因此,食物從鍋中撈出,別猴急入口,最好先放在小碟待微涼,慢慢細品。而本來就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吃火鍋以少油、少麻辣的清淡火鍋為宜。
妙招3:喝點果汁飲料可降溫
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最好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不僅可以開胃,而且其清涼口感能給口腔和胃腸降降溫。但肥胖者、老年人和血糖高者不太適合喝飲料,因而酸奶、杏仁露、椰汁等比較適合有慢性病的人和老年人。吃火鍋前后也可以吃些涼性水果,防止“上火”。
妙招4:時間控制在兩小時內(nèi)
火鍋吃多了容易上火,即使再喜歡一周也不能超過一次,且每次最好控制在兩個小時以內(nèi)。有些人喜歡喝火鍋濃湯,而小編建議最好不要,因為火鍋里的湯水煮得久了,變得粘稠又燥熱,對身體沒有什么益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