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夏天從櫥柜里拿出那瓶開封不久的醬油,正準備倒進鍋里——突然發(fā)現(xiàn)瓶口邊緣有幾只細小的、蠕動的白色小蟲。那一刻,是不是整個人都不好了?別急著扔掉整瓶醬油,更別懷疑是自己家的衛(wèi)生出了問題。其實,這很可能是一位“不請自來”的客人悄悄留下的后代——它的名字,叫做“醬亞麻蠅”。
是的,你沒聽錯,這是一種真正“姓醬”的蒼蠅。正如其名,它對各種醬制品情有獨鐘,尤其是醬油和豆瓣醬。別看它個頭不大,飛行能力卻非常強,哪怕你住在十幾層的高樓,它也照樣能聞香而來。它們主要活躍在南方省份,比如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等地,每年五月到十月是它們的“活躍季”。
你可能會下意識地懷疑:是不是醬油在生產(chǎn)過程中就已經(jīng)被污染了?其實不然。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醬油,鹽度通常高達15%左右,這樣的高鹽環(huán)境并不適合普通蒼蠅產(chǎn)卵或孵化。再加上灌裝前的過濾和高溫滅菌流程,醬油在出廠時可以說是非常干凈的。所以,蟲子并不是“自帶”的。
那它們到底是怎么鉆進我們密封的醬油瓶里的?真相可能讓你意想不到:很多時候,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蓋瓶蓋的方式上。即便我們認為已經(jīng)擰緊了,但只要瓶口殘留了一滴醬油,或者留有極細微的縫隙,醬亞麻蠅就能憑借它高度靈敏的觸角捕捉到那一絲氨基酸的“香氣”。它們尤其喜歡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而醬油,正是它們的“心頭好”。
于是,它們會在瓶口附近產(chǎn)下幼蟲。這些剛孵出的小蟲體型極小,甚至可以沿著我們認為“已經(jīng)擰緊”的瓶蓋縫隙,一步步擠進醬油瓶中——接下來,就是你看到它們在水準面上蠕動的那一幕了。
聽到這里是不是覺得有點頭皮發(fā)麻?別擔心,應(yīng)對方法其實非常簡單。首先,每次使用完醬油后,記得用干凈的布或廚房紙把瓶口和瓶身徹底擦干凈,避免殘留醬液成為“引蟲入室”的誘餌。其次,蓋緊瓶蓋后不妨再檢查一下,確保沒有留下縫隙。最重要的一點是:天氣熱的時候,盡量把醬油放進冰箱冷藏。低溫環(huán)境下,醬亞麻蠅的活性會大大降低。
說到底,醬油生蟲并不是什么“產(chǎn)品質(zhì)量事故”,而是自然環(huán)境下昆蟲尋找繁殖場所的一種本能行為。只要我們稍微多留心一點使用和保存的細節(jié),就能安心享受醬油帶來的鮮美滋味,而不必再擔心這些“小意外”的打擾。
所以下一次,當你從冰箱里取出清涼的醬油,輕松倒入鍋中時——或許還會會心一笑:這個夏天,咱們的醬油,可是安全了。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