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近來,三伏天曬后背在社交平臺引發(fā)廣泛關注。請問,三伏天曬后背靠譜嗎?中醫(yī)是怎么看待的?曬背有啥講究?
答: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主任中醫(yī)師龔燕冰
曬后背是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符合中醫(yī)“冬病夏治”的理論,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陽氣,通過陽光照射背部,來提升人體自身陽氣。中醫(yī)理論認為“背為陽,腹為陰”,后背有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兩條陽經。其中,督脈在后背正中央,上面有個很有名的穴位——大椎穴。督脈被譽為“陽脈之海”,統(tǒng)攬一身陽氣,對促進氣血運行、溫煦臟腑、增強抗病能力具有重要影響。
那么,哪些人適合曬后背?
冬季畏寒肢冷、中醫(yī)辨證屬陽虛體質、體質虛弱及寒濕內盛者,都適合曬后背。健康人群也可適度曬后背進行養(yǎng)生保健。曬后背講究時段和時長,要避免暴曬,宜選擇紫外線較弱的時段——上午8點至10點或下午三四點鐘后的時段;曬背時長需因人而異,年老體弱者建議從15至20分鐘開始,可循序漸進地增加至30分鐘,核心是以身體舒適為度,切忌勉強。
什么樣的人不適合曬后背呢?
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皮膚病、易上火或濕熱體質的人群,應慎重。曬背過程中需及時補充水分,若出汗較多可飲用淡鹽水或功能飲料。如出現(xiàn)大汗淋漓、胸悶氣短等異常癥狀,要立即停止曬背并及時就醫(yī)。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