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學齡前是孩子的黃金時代。上小學以后,孩子可能就要告別無憂無慮了——學習壓力開始來了,面對的挑戰(zhàn)更多了,父母的期望值更高了,能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少了……
所以,孩子7歲前的生活真的須好好安排和籌劃。
在你看來,有哪些事情是7歲前不可不做、不可不體驗的呢?它們能讓孩子的童年不留下遺憾,或是讓孩子的未來更美好。
本刊與新浪親子中心就此問題聯(lián)合推出了博文征集,得到眾多媽媽的積極響應。
根據(jù)所有媽媽列的清單,我們選出了——
上榜率最高的8件事(按票數(shù)從多到少排列)
1、體驗農村生活2、外出旅游 3、閱讀4、學一門樂器
5、學一種棋類6、去一趟迪士尼7、飼養(yǎng)小動物8、涂涂畫畫
最“寬松”的清單
(媽媽:麗萍,上海,兒子7歲)
今年9月,駿駿就該上小學了,在上小學前,他很自由,基本上是喜歡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不會強迫孩子去畫畫、學琴,如果一定要說幾件孩子7歲之前要做的事情,那就是:
1.早睡早起,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理由:每天晚上,兒子總不肯早睡,怎么都要拖到22:00之后,第二起天起床都快7點了,每回上幼兒園都像打仗一樣。
2.從現(xiàn)在起,減少看電視的時間。
理由:上學后,就不允許看電視了。這樣一來,駿駿就不能看動畫片了。不過,他說上學后一定不看電視,具體如何表現(xiàn),現(xiàn)在還不得而知,走著瞧吧!
最“好學”的清單
(媽媽:王菁,深圳,女兒9歲)
理由:鋼琴、手風琴、古箏、琵琶哪樣都行。學琴能鍛煉記憶力、手眼腦的協(xié)調能力及聽覺能力。上學后功課多,所以,要想學不如趁早學。
2.學棋
理由:圍棋、象棋、國際象棋,甚至五子棋、軍棋、跳棋,樣樣都可以。“走一步,想三步”,下棋是很鍛煉人的思維的。所以我覺得,讓孩子學習珠心算不如教孩子下棋。
3.學會查字典
理由: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爸爸媽媽不可能整天念書給孩子聽,學會查詞典等于幫助孩子開啟了盡早閱讀的大門。
4.背背《三字經》和古詩
理由:《三字經》或古詩很有韻律,背起來朗朗上口,很能鍛煉記憶力,也能培養(yǎng)語言能力。
5.玩兒
理由:拿瓶瓶罐罐陪著孩子做做實驗,用廢紙碎布做做手工,看著浪費時間,絕對開發(fā)智力,好過電腦游戲。
6.旅游
理由:見多才能識廣,趁著假期沒作業(yè),快點去玩兒吧。
(責任編輯: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