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0日的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新聞發(fā)布會上,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表示,經(jīng)過初步摸排,今年全國36個大中城市,就地過年人數(shù)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萬人。
每一個選擇就地過年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都為整個社會做出了貢獻,都值得被感謝。
祈愿下一個春節(jié),每一個游子,都能與家人共度一個團圓年。
同事之間“抱團取暖”
在確定要留京過年前,在國企工作的張薇向本地同事問了一個遍,“你們北京怎么過年?”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在北京過年,獨自一人不知道這里有什么活動。但同事們的回答并沒有讓她有更多選擇,“北京的同事說,他們除夕到初二去轉親戚,之后就是去廟會什么的,但今年沒有廟會,我也沒有親戚可轉,我不想除夕一個人孤獨地待著。”
許多人選擇了和同事“抱團過年”,特別是合做年夜飯。在北京一家事業(yè)單位工作的東北人劉浩,住在單身宿舍,所幸留下的同事也不少,大家約定一起做年夜飯,熱熱鬧鬧過好年。“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在外面過年”。
“在我們老家有接神的習俗,除夕夜零點時分要吃餃子,不過其他地區(qū)的同事要初一早上才吃餃子,還有的地方不吃餃子!睂⒑苼碚f,和天南海北不同習俗的人一起過春節(jié)充滿了新鮮感,這是之前不曾有的體驗。零點的鐘聲響起,劉浩堅持為自己煮了幾個餃子,并打開視頻通話,和父母一起度過這個時刻。千里相思網(wǎng)線牽,唯一讓劉浩感覺不同的是,此時家里應該是鞭炮齊鳴十分熱鬧,而五環(huán)內的北京則有些安靜。
同樣是除夕,53歲的山西天鎮(zhèn)車站派出所宣家塔警務區(qū)民警周彧完成了日常的巡線,為一戶孤寡老人包好了餃子,炸好了年糕?旎氐骄瘎諈^(qū)時,他看見妻子和孩子在遠遠和他招手,他已經(jīng)很多天沒有回家了。三口之家的團圓飯,一共有五個人參加,還有周彧管區(qū)內某供電所的兩名選擇就地過年的職工渠旭晨和張紅峰,他們一起過了一個除夕夜。
除夕夜和同事抱團度過的,還有來自四川的彝族農(nóng)民工木洛阿呷。在東莞地鐵一號線道滘車輛段項目部,木洛阿呷和其他35名工人圍在項目部中央的“壩壩”上,一起和面、搟皮、包餃子、研墨、寫“福”、貼窗花、掛燈籠、拉家常,聊風俗。“壩壩”另一邊的廚臺上,擺滿了香腸、臘肉、兔頭、東坡肘子、簡陽羊肉、郫縣豆瓣各式“川味”……
多添一些年味兒
今年是來自甘肅省渭源縣的48歲農(nóng)民工祿剛在福州打工的第四年。2017年,他搭乘東西部扶貧勞務協(xié)作的“列車”來到2000公里以外的福州工作。3年多來,他靠自己的雙手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也在年前摘得了“全國優(yōu)秀農(nóng)民工”的榮譽。“這幾年,我在福州搬爛了25副麻布手套,每月工資收入也從2700元增加到了7000元!
拿到“全國優(yōu)秀農(nóng)民工”獎狀時,祿剛和家里人通電話,上大四的女兒對他說:“爸,我為你驕傲!贝汗(jié)前,他收到了女兒專程從老家寄來的布制手套,這是女兒送給他的第一份禮物。祿剛的手套早已磨出了口子,但女兒送來的手套卻依然放在床頭,不舍得用。
今年春節(jié),即便在宿舍,祿剛也想盡辦法多添一些年味兒,在宿舍門口掛上了福字中國結,也早早給家人寄去了福建的肉松和年糕。他拉著身邊同樣沒能回家過年的工友們拿著公司發(fā)放的300元過節(jié)補貼,湊“份子”辦起了“土味聯(lián)歡”。在宿舍里,他和工友們吃著家鄉(xiāng)的土豆粉,喝著本地的家釀米酒,唱起了甘肅“花兒”,讓這個異鄉(xiāng)的年依舊過得“年味”十足。
說起老家的年味兒,在深圳地鐵13號線深圳灣口岸站項目部的崔強如數(shù)家珍:臘月二十八,大伙兒開始忙著蒸包子、蒸饅頭、磨豆腐、做粉條,還要炸馓子、麻花、紅薯片;春節(jié)飯桌上講究“陜西八大件”,最后一道菜必須是魚……按照原來的計劃,正月初十,他要和妻子張秀潔在老家陜西安康舉行婚禮。
劉浩也想盡辦法增加一些年味兒,盡管自己只有一個人,但該有的儀式感還是要想辦法的。除夕前兩天,劉浩就開始忙碌起來,掃房、貼對聯(lián),還專門跑到北京牛街購買年貨。
期盼明年春節(jié)團聚
婚禮推遲,蜜月旅行沒有了,但儀式感不能沒有。大年初一,崔強為妻子安排了滿滿的節(jié)目。清晨5時,這對新婚夫婦就來到了深圳灣公園,準備看日出。坐在海邊上,他們耐心等待著太陽突破海平面。被朝霞映紅的半邊天,照射著他們的臉頰,紅彤彤的,喜慶極了。
看完日出,崔強和張秀潔打算去“喝早茶”,過個“廣東年”。十時整,排了近一小時隊,夫妻倆總算走進繁樓,喝上了早茶!奥豆S蝦皇餃、香脆明蝦紅米腸、榴蓮酥等點心,正是廣東年的味道!贝迯娦χf。
夜幕降臨,一束電子煙花在深圳灣海岸綻放,吸引了路人粉絲的圍觀。原來,這是崔強為妻子準備了個小驚喜。“老婆,感謝你多年的陪伴,以前過節(jié)的時候,忙著工作,現(xiàn)在領證了,蜜月旅行也沒能給你安排上,希望我們像這束簡單的煙花在深圳這個城市綻放。”張秀潔是個重慶妹子,大年初二,崔強起了個大早,給她做了最愛吃的重慶麻辣香鍋,彌補過年沒能帶她回家的遺憾。
對于新的一年,祿剛也有著全新的期待。“今年我有兩個心愿:一是希望大學畢業(yè)的女兒也能到福州來,找份好工作;二是希望遠在家鄉(xiāng)讀初三的兒子能考上個好高中!
張薇期盼著,明年春節(jié)能夠回家,看見從小帶她的姥姥,因為疫情,她今年的年假也沒有請成。“這一年里,身邊也有不少長輩去世,這讓我更揪心,因為知道,一年往往就能見這一面,見一面少一面!背δ翘焱砩,她和姥姥視頻通話,面對著鏡頭,姥姥有些不知所措!懊髂晡?guī)信笥鸦厝,您給我把關。”關了視頻,張薇告訴自己,長大了就不要哭,但還是忍不住淚流滿面,窗外安安靜靜,沒有一朵煙花。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