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jīng)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小居士觀察當(dāng)今老人晚年生活,大體可分十類。
1、孝順兒孩型:一天到晚當(dāng)孝順兒子,孝順孫子。買菜做飯、喂奶、換尿布、洗衣、接送孩子上學(xué)、放學(xué)。一天到晚,忙的團團轉(zhuǎn)。自我感覺分兩鐘:不亦樂乎與無可奈何。
2、自娛自樂型:上公園、跳舞、唱歌、看書、讀報、書法、寫作、攝影、照像、棋類、樸克、養(yǎng)鳥、玩狗、游冰、健身、旅游?傊芜x幾項,自娛自樂生活自在。自我感覺十分良好。
3、與病為伍型:一身病痛,與病為伍;蜷L年臥床、或長年做輪椅,吃飯不香,說話無力;螂m能活動,但經(jīng)醫(yī)院確診為不冶之癥。自覺無望,心得重病,心與病為伍了。自我感覺十分恐懼,非常痛苦。
4、牢騷不滿型:生活自給有余,身體也無大病,精力也算充沛,就是對現(xiàn)狀不滿,對社會陰暗面特別注意并猛加抨擊。又無積極應(yīng)對辦法,以牢騷形式來發(fā)泄心中的不平。自我感覺眾人皆醉我獨醒。
5、得過且過型:一天到晚無所事事。哪里有熱鬧,就到哪里湊熱鬧。生活無要求,得過且過。自我感覺日子就湊合過吧!
6、貧窮掙扎型:孤寡老人無退休保障,又無子女或有子女而被拋棄不顧者,生活極端貧窮,白發(fā)蒼蒼還靠揀垃圾為生。自已感覺近乎麻木。
7、感恩回報型:這些人多出身貧寒,靠新中國、共產(chǎn)黨才上學(xué)求業(yè)。晚年生話由退休工資保障,看病醫(yī)藥費由國家報銷。退休費供生活有余,總想感恩回報社會。自我感覺以感恩回報為快樂。
8、貢獻余熱型:此類人身體較健康,精力較旺盛。這類人中又分二種:一種為社會貢獻型:義務(wù)幫社會幫人做事、做義工、當(dāng)志愿者、做好事。只要有利社會、有利他人都樂而為之。另一種家庭貢獻型:即退休后單位返聘,或到外單位打工掙錢,為子孫貢獻余熱。他們自我感覺都很好。
9、晚節(jié)不保型:這類人大多是有權(quán)的官僚,大多年青時有過貢獻,可在商品社會經(jīng)不起金錢、美女、房子等誘惑,貪心膨張,而成為貪污犯。此類人自我感覺有權(quán)不用過期作廢。有睹徒心態(tài),總想賊手不會被抓。被抓后又痛哭流涕后悔莫及。
10、探索修行型:這類人知識層面較高。人生走了一圈,看夠了人生的干姿百態(tài),看清了人生的是是非非,品嘗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這才發(fā)現(xiàn)才發(fā)問: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人死了真的什么都沒有了嗎?如果什么都沒有,活著有何意義?如果還有來世?余生又該怎么過?他們從探索想到修行。他們的自我感覺是趕快修行。爭取有個善終和好的去處。
縱觀這十種類型老人為何差別如此之大。并非自己生不逢時,也不是家居風(fēng)水不好,更不是社會之過。實質(zhì)是各人自作自受。命運自已造,后果自已償。如何評定這十種類型老人何種為好,何種為壞;何種為對,何種為錯;何種為是,何種為非已沒有任何意義,因為身在盧山不識盧山真面目。各人自覺快樂就好。只是快樂之后都該再想一想去到哪里才能永遠快樂呢?
(責(zé)任編輯:mo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