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新生兒科副主任醫(yī)師,1997畢業(yè)華西醫(yī)大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從事兒科及新生兒臨床工作20年。曾在華西附二院及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NICU)進修學習,在醫(yī)學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數篇,參編專著2部。擅長兒童生長發(fā)育:矮身材、性早熟、肥胖、兒童抽動障礙、語言發(fā)育遲緩、多動癥、睡眠障礙、遺尿、自閉癥、小陰莖等,新生兒常見病、多發(fā)病及危重病的診斷和診療,早產兒隨訪(營養(yǎng)、行為、動作及智力干預)。
人有高矮胖瘦,胖瘦可以通過減肥、進食等調節(jié),那么高矮可以調節(jié)嗎?事實是可以的。很多孩子自出生起,就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健康長高,而隨著現代醫(yī)學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個子也是可以通過干預及時長高的。那么家長如何知道孩子需要進行干預長高呢?出現這4點情況,家長需要特別關注孩子身高!
1、3歲上幼兒園時,身高比同齡人明顯矮。涸擃悆和鄶蛋橛谐錾笪桂B(yǎng)困難、反復生病或有全身疾病。眾所周知,足月出生的孩子出生平均身長50cm,三歲時可增長到96cm左右,頭三年的身高增長,為日后的身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若頭三年的身高明顯的落后,以后追趕的可能性會很小,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生長發(fā)育門診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干預。
2、3-10歲兒童,每年身高增長<5cm:三歲到青春前期每年平均身高增長在5到7cm,若孩子連續(xù)兩年身高增長不足5cm,應考慮為生長遲緩,需及時查找導致生長遲緩的原因,及早干預。
3、3-4年級,身高就開始快速增長:青春期是身高增長的第二個高峰期,但是如果青春期來的太早,則會明顯的影響成年的終身高。因此,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第二性征出現太早或身高突然較同齡兒童長的過快,需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及早到醫(yī)院進行骨齡等相關檢查。
4、父母很高,孩子身高偏矮:父母個子都高,孩子高的可能性大。但是一旦孩子的身高明顯地偏離了遺傳身高,仍然要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必要時到醫(yī)院進行骨齡等相關檢測。
值得幸慶的是,現代醫(yī)學研發(fā)出來的生長激素可以幫助因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健康長高,一般而言短效水劑和電子筆成為很多父母的選擇。
再次提醒廣大家長,要想讓孩子實現滿意的成年終身高,不但要關注孩子身高的評價結果,更要關注身高增長的整個過程,以免錯過身高干預的時機。
(責任編輯:xiaohui)